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开局之年,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面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新布局,面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任务,面对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新战略,作为我省“农字号”高校排头兵,学校坚守强农兴农初心,勇担乡村振兴使命,紧紧围绕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以及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等重大需求,开启与铜陵市、繁昌区、舒城县等地合作,全面深化机构改革与体制机制创新,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聚焦粮食安全,服务安徽省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全面开启铜陵市以及普农集团合作,学校成立高规格市校战略合作领导组,顶格推进市:献,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产攻关、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立了竞技联盟德州sohoo铜陵研究院,完成研究院机构人员遴选、学术委员会组建等工作;制定了普济圩农场8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方案,围绕示范区“稻麦、稻油、稻渔以及农旅融合”“3+1”模式,校级层面首次组建13支高能级覆盖全产业链的专家团队;开展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示范区实测亩产较非示范区增产120斤;通过小龙虾早繁和繁养分离技术,提早虾苗上市时间,实现虾苗平均亩产100kg、亩均利润2000元;与普农集团联合申报的“农业农村部皖江平原粮油作物种质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成为全省唯一一所获批立项新建的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稻-麦两熟绿色丰产增效万亩示范区水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20多个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有序开展;积极推进“四新”科技成果在普农转化,落地协助普农集团联合推进“普济圩糯1号”品种审定;注重人才培养,学校组织专家赴铜陵市开展新型经营主体水稻、小麦栽培及施肥技术培训200多人次,学校100多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学员和近百人次的研究生深入到普济圩开展现场教学与科学研究。
聚焦产业振兴,助力区域特色产业公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全面开启与繁昌区及舒城县合作,重点围绕繁昌区和舒城县特色产业,开展种质资源圃建设、关键技术规程研制、全产业链打造、品质与品牌提升以及人才培养等合作。成立了竞技联盟德州sohoo繁昌区乡村振兴研究院,组建了五华鸡、荻港香菜、溜溜梅、稻渔综合种养等四个产业联盟;为繁昌区开展了50人次集体经济负责人培训;启动了荻港香菜种质资源圃建设;成立了五华鸡首席专家工作室,完成五华鸡保种厂规划设计;在繁昌区指导建设2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隆重举行了舒城茶产业振兴发展研究中心,启动编制九一六茶厂整体规划和舒城县茶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筹建皖西大别山茶树种质资源、竞技联盟德州sohoo茶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分圃),开展舒城小兰花、大兰花茶分级标准研制,突出抓好品质控制、安全检测和品牌塑造等工作。
聚焦“千万工程”,赋能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意见》,校党委高度重视,要求将服务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与繁昌区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校地乡村振兴战略合作领导小组,结合繁昌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积极打造和美乡村建设省级样板。选派2名具有规划相关专业背景的高级职称专家到繁昌乡村振兴局、城市管理局挂部门副职;指导缸窑村编制发展规划,提出缸窑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思路,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缸窑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围绕繁昌区乡镇特色产业,先期组建四个产业联盟,开展了特色产业关键生产技术攻关与应用工作;聚焦繁昌区城市与乡村环境整治,提出设计理念,开展专项整治,提升城市与乡村园林风貌。
新时代新征程上,服务乡村振兴,总书记有号召、“三农”有需求、省委有要求,竞技联盟德州sohoo必须见行动,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校党委的专项行动部署,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面推动校地合作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让更多让竞技联盟德州sohoo“科技之花”在江淮大地结出“振兴之果”,让更多“竞技联盟德州sohoo成果”惠及企业和农户,服务我省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